可他万万没想到,向来不声不响的熊玉山,竟给他搞了这么大一个“惊喜”,这哪里是弹劾,分明是在捅马蜂窝!
范成明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,心中暗自得意,他好歹是半个兵家,还去陈仓晃荡过一回,怎么会不知道当地最知名的典故呢!
吴杲听得流水账中有些熟悉名称,强压着怒火,沉声问道:“爱卿所言,所为何物?”
熊玉山心里清楚,今天这事一旦开口,就没有回头路,必然要得罪一头,反正后路已经安排好了。
他抬起头,声音坚定,“回禀陛下,微臣所言,皆为各地官造作坊所献贡品,亦或是御用之物。”
这话一出,大殿里顿时一片哗然。
谁都明白,这些东西本该是皇帝的私藏,或是由皇室代为保管,将来再以赏赐的名义分给臣子。
可现在,它们却堂而皇之地出现在长安东西两市,被当做普通商品售卖,这背后牵扯的猫腻,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。
先前那些事不关己、只当看个热闹的臣子,此刻也忍不住冒出一身冷汗。
熊玉山的小抄里没对售货商家指名道姓,只用“某街某商号”代称,可在场的哪个不是人精!
像白隽那样家大业大、不亲自打理生意的权贵,也该知道自家在东西市的旺铺大概位置和主营项目吧!
熊玉山现在说“某某”,小抄上写“某某”,可万一哪天要“正名”,拿出证据来对号入座,谁能保证自己干净?
那些牵涉其中的“销售端”想的是断尾求生、撇清责任,他们不过是把家里用不完的闲物拿去市场换现钱而已。
“出货端”瞬间就明白大势已去。
有些事不上秤没有四两,上了秤一千斤也打不住。
在朝廷众多官署里,军器监算得上是人员最繁杂的机构之一,其下属掌控的工匠数量极为庞大。
这些常年与工匠打交道的官员比谁都清楚,熊玉山提及的那些东西,归哪个部门管辖。
殿中省、工部、将作监……乃至于军器监自身,皆能从中分得一杯羹。
可若说能一次性集齐这么多贡品与御用之物,召唤神龙,不,敢私下流售的,满朝上下,唯有少府监具备这等能耐。
毕竟各地的官营作坊就算胆子再大,也绝不敢把私藏的贡品不远千里运到长安出售,他们根本没有这样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