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安二年,宋言川十二岁,在乡试夺得了解元。
次年,他没有参加春闱,而是决定入京都城国子监求学。
路途遥远,家里人不放心,开春后宋义和赵氏都放下手上的事,送儿子进京。
姜念初和宋凛也决定带上儿子宋言殊,进京去看小五。
原本宋玉芙也想去京城涨涨见识, 可她女儿出生还不满两个月,离不开她,只能作罢。
宋凛交代好军营的事务,由锦州知府安排了一位军官暂时接替他的位置。
接替邢怀中的知府姓贺,已经年过五十,背后家族也有些势力。
不过那位贺知府为人圆滑老练,很会做人,自上任以来一直对宋凛和姜念初客客气气的。
能力方面比不上精明强干的邢怀中,倒也还是个合格的父母官。
准备了几日,带上了许多东西,姜念初又提前给小五写了信,一家人便登上了前往京城的大船。
大船走走停停,沿途码头靠岸,他们便上岸游玩一番,就这样走了半个多月,终于抵达京郊码头。
来接人的是和柴青濯成婚已经三年的严小姐,严如鸢。
她带了三辆马车和一队人马,那些人一看穿着就是正规军,穿着黑色铠甲整齐划一向姜念初行礼和宋凛行礼。
宋言殊被宋凛抱着,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着那些士兵,稚嫩的童音开口说,“爹爹,这些人穿的好威风啊,比爹爹军营里的叔叔们穿的好看。”
“那当然了。” 姜念初闻言,捏了下儿子的鼻子,“人家可是皇城军。”
严如鸢快步上前,见礼道,“见过昭容夫人。”
“你怎么也变得如此客气。” 姜念初伸手扶她。
严如鸢一身打扮温婉得体,浅笑着低声说,“姐姐,这京城是整个大禹朝规矩等级最森严的地方,我可是时刻守着规矩醒着神不敢大意呢。”
姜念初明白,这是提醒她呢,进了京城就和锦州不一样了,规矩大着呢。
不过她不在乎,反正最多待一个月就回去了。
规矩大的地方,她待着不自在。
严如鸢又和宋凛几人打招呼,笑着问了一下孩子叫什么名字,然后一行人依次上马车。
因为有话说,严如鸢和姜念初坐在了一起。
这样一来宋凛就不便上车,在外面和赶车的车夫坐一起。
马车内,姜念初把儿子抱在腿上,“听说柴大人又高升了,还没恭喜你呢。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