庆典的流程都是千篇一律的,不外乎领导讲话、嘉宾讲话、企业负责人表决心、启动仪式啥的。
领导和嘉宾都是成年人,在这种场合里自然不会说什么不合时宜的话,都是对工程予以高度评价,把它说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,相信定能为叉叉叉叉做出重大贡献之类的。
仪式过后,新挂牌的樊磷集团为领导和嘉宾们准备了丰盛的午宴,席间各种觥筹交错同样不必赘述。
高凡被安排在比较偏的一张桌子上,穆阳省计委来了个小处长和他碰了个杯,说了些欢迎高总到穆阳投资之类的套话,除此之外就没人理他了。高凡对于自己受到的冷遇倒也没有在意,沧海化工在茂林省算个大企业,搁在全国就算不上啥了。
全部活动结束,众人回到省会江城。吴哲夫从江城直接回北京,高凡则返回了茂林。
“你姐那边怎么样,小羊羔说话怎么样了?”
瑞章的家里,亲妈冉玉瑛一边给高凡张罗吃食,一边问起了第三代的情况。
自从姐姐高敏的孩子出生之后,高凡的家庭地位就下降了。
高敏与杨凯的孩子是个男孩,取名杨成翔,是孩子的爷爷取的,大家都觉得挺好。这个年代,“翔”字还没有被黑化,高凡自然也不会用后世的梗去批评当代的审美观。
按照杨凯的小知趣味,原本是想给孩子取名为杨高的,也就是选了父母双方的姓,这在独生子女年代里也是比较流行的一种做法。后来,这个备用名字就成了孩子的小名,并以讹传讹变成了“小羊羔”。
“已经能连着说好几个字了,就是口齿还不太清楚,不过叫舅舅倒是发音挺准的。”高凡笑呵呵地向母亲汇报道。
冉玉瑛抱怨道:“我都好几个月没看到他了。你爸这边忙得很,我让他请几天假一起到北京去看看,他总是推。”
“忙点好啊,我爸还正当年呢,正是干事业的时候。”高凡道。
“什么正当年,都52岁了,连我都过了50岁了。想想也真快,过去人家说年过半百,就是老得不得了了,一转眼,我这不就是年过半百了吗?”
冉玉瑛开始感慨。这就是上了岁数的表现了,对于年龄越来越在意。
高凡笑道:“妈,你这是老观念了。过去的人说年过半百很老,是因为那时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