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小艳曾经也是一个热衷于批判社会的人。她觉得作为一名中文系的学生,批判社会是自己的职责,正如欧洲19世纪的那些文学大师一样,谁不是以批判社会而流芳千古的呢?
后来她接触到了高敏、高凡、夏诗慧等人。在这些同龄人身上,她感受到一种在其他同学身上感受不到的热情。
高敏给她讲过兴龙涂料公司的发展史,说起陈兴泉这样一个农民是如何白手起家,建立起了现在这样一家颇具规模的涂料企业。袁小艳还应邀去沧塘做过客,见过高逸平,也了解了沧海化肥厂以及后来的茂林化肥公司的一些成就。
由于这些事情都发生自己朋友的身上,无疑是真实可信的,这让袁小艳对于中国的现实有了一种不同的看法。
她开始意识到,中国有一批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的人,尽管社会上还存在着种种不尽人意之处,但中国的进步也是实实在在的。
对她影响最大的,还要数高凡。
高凡身上有着在这个时代非常罕见的自信,有时候袁小艳都觉得高凡是否有些过于自信了,完全超越了常识。
但是,袁小艳又不得不承认,高凡有自信的资本,他的自信并不是没有依据的,只是如袁小艳这样的文艺青年从来都不曾关注过这些依据而已。
沧海化工的维生素C能够逼得劳氏上门来签城下之盟;泽炼的稀土在国际市场上卖出了高价,正在一步步蚕食日本、美国同行的市场。这都说明高凡并不是坐井观天之人,他对于世界的认识至少是超过了大多数同龄人的。
每次高敏邀请袁小艳一起吃饭的时候,如果高凡也在场,大家聊天的话题往往都会逐渐滑向天下大势。高凡总是能够旁征博引,给大家分析世界格局的演变。
以高凡的观点,中国虽然目前还很贫穷,但却拥有一系列优势:丰富的劳动力资源,完整的工业和科研体系,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,实事求是的作风,还有几千年文明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和教训。
袁小艳能够清晰地记得,有很多次她兴致勃勃地说起国外的某件事情,高凡立刻就能找出一个中国古代的典故,声称这只是中国人玩剩下的游戏而已。
别人说起外国,都是满眼崇拜,觉得领先中国几千年。但到了高凡嘴里,说起外国就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