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案子瞧着简单,细究下去却没一个好惹的。
恒荣祥背后有人,想搞恒荣祥的人更不简单,但凡不是过命的交情,谁会傻到接下这桩案子?
真要硬接,怕是最后就得“过命”了。
有些事,捂得住就是太平,捅破了就是祸事。
官场里的互相遮掩从不是情谊,不过是利益捆绑的默契,一旦危及自身,谁也不会做冤大头。
京兆府的官员们合计了半宿,最终想出个“妙招”,派衙差去恒荣祥取了件衣物样品,连同案卷一起打包,直接移交给大理寺。
理由说得冠冕堂皇,“服饰形制涉及礼法,非京兆府权责所能裁定,理应由大理寺审断”。
既没得罪任何一方,又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。
天塌下来,自有头铁的顶着,他们才不做这个出头鸟。
这边京兆府刚把案子推出去,那边御史台就闻着血腥味凑了过来,金甲案刚立了威,正愁没新案子刷存在感。
现在只差一个刑部进来一起裹乱了。
祝明月这一方是早有准备,可想搞恒荣祥的那一方,怕是没料到京兆府会直接把案子推给大理寺,反倒有些措手不及。
京兆府和万年县都能看出的窟窿,常年和罪犯打交道的大理寺哪会看不明白。
宗元玮看着桌上的案卷和那件黑衣裳,第一反应就是暗骂京兆府不要脸,第二反应就是想把这案子压下去。当做无事发生,才是对所有人都好的选择。
明面上被抛出来的只有一个恒荣祥,可谁都知道背后是哪些遮奢人物。
对家究竟是谁,目前还藏在暗处没露面。
大理寺的官员们甚至私下猜测,幕后之人会不会是想把南衙和少府监一锅烩了吧?
可转念一想,天下哪有这么胆大包天的人?
南衙掌着天下兵权,少府监管着宫廷器物,这两家连皇帝都不敢轻易下手,更别提旁人了。
关键是这案子涉及的“军服”太过敏感,一不小心就会“埋”进去不少人。
轻则丢官,重则抄家,谁也不想赌这一把。
大理寺想装聋作哑,御史台却在一旁虎视眈眈。
大有若大理寺无所作为,他们就直接上书,把“恒荣祥僭越”和“大理寺渎职”一起参了,非要闹个水落石出不可。
现在摆在大理寺官员面前的,就只有一卷写得粗疏潦草的案卷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