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明日的开业做准备。
几个小二忙上忙下,将楼内所有桌椅擦的一尘不染。
铺子原本的装修就挺雅致,把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清理掉后,大堂摆上桌子,安装一些精致的灯笼,就很像模像样了。
再挂上一些书法字画,放一些屏风和绿植将每张桌子隔开间距,古色古香很有格调。
大堂中央还搭建了一个不大的舞台,此时乐师正在台上弹奏,姜念初坐在台下检验学习成果。
宋凛放好了梯子,便和姜念初坐一起听乐师弹奏。
听了好几遍,两个乐师是中级水平,学得快,弹奏的效果姜念初基本满意,便让她们回去了。
乐师走后,姜念初拉着宋凛去检查水牌。
虽然店名挺文雅,但菜名都简单直白接地气,像把一份炒青菜取名“燕草如碧丝”或“秦桑低绿枝” 的,姜念初没这个脑细胞和文采,也就懒得取一些附庸风雅的名字了。
水牌是长形薄竹板,悬挂在入门处的展示架上,既不占用过多空间,又能清晰展示每日供应的菜品,价格等信息,方便顾客查看。
后厨也有一个一样的架子,酒楼采购每日按照上面的水牌准备食材,大厨也能提前备菜。
看完水牌后,姜念初说,“时间差不多了,我们去后厨看看烤鸭。”
后厨院子里做了一个做烤鸭的挂炉,昨日赵氏就带着两个大厨烤了两只,姜念初尝了觉得味道和火候都有些欠缺,今日再次尝试。
“三弟妹,你们来的正好,烤鸭可以出炉了,这次我有信心可以成功。” 围着围裙的赵氏看到姜念初两人进来,笑着说。
“辛苦大嫂,成功了明日的招牌菜可以多一道。” 姜念初目光看向炉子,也很期待。
空气中飘着一股烤鸭的香味,闻着比昨日的正宗。
李大厨和刘大厨也出来了,两位大厨都是签了五年文契的,至少要在酒楼里工作满五年。
还签了保密条款,即使五年后离开了,学到的菜色也不能外露。
两人一起将烤鸭出炉,炉子可以一次烤十二只,因为是试错练习,这次也是只烤了两只 。
柴火用的是枣木,梨木和樱桃木,燃烧时无烟且能释放天然果香,出炉的烤鸭表皮金红色泽油亮,带着果木的清甜香气。
李大厨取下一只,切了一半砍成小块装盘,刘大厨则是用葱蒜香菜和小米椒,调了一个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